● 嘉 宾: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 韩家新的● 主持人:本报记者 刘 川 今年元旦期间,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在南大西洋布放了我国首个西风带环境监测浮标。该浮标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律研制已完成,布放后运营平稳。国际上,在南大洋西风带布放浮标提供长年观测数据难得先例。这一“中国生产”对我国海洋观测有哪些意义?在研发过程中,解决了哪些艰难?目前我国在哪些海域布放了海洋环境浮标?回应,记者专访了韩家新的。主持人:该浮标研制布放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?韩家新的: 西风带,又称暴风圈,是行星风带之一,它坐落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,在南半球更加显著。由于南大洋是一片广阔海域,印度洋、大西洋、太平洋在这里交汇,无陆地挡住,西风受到的摩擦力小,海水畅流近乎,流速很慢,构成了环绕着南极洲由西向东的西风漂流到,是全球海洋环流系统中最强大的洋流。西风带是全球海、气、冰相互作用的重点海域,是全球水循环、热循环、碳循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,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气象海洋预报具备最重要意义。